我国仓储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探讨

2021-12-22 11:51| 发布者: www.saishen56123.com| 查看:

摘要: 现代仓储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发展滞后。通过剖析仓储企业的盈利模式, 指出其发展面临的问题, 探讨现代仓储企业转型的发展方向。 ...
仓储在物流管理中占有核心地位, 是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国内近年来仓储发展新动态, 将现代仓储业划分为仓储地产与仓储服务两个基本业态[1]。仓储地产商专门从事仓库的建设与物业管理, 而仓储服务商是利用自建仓库或租赁仓库为社会提供仓储服务。全行业整体而言, 仓储企业规模小、效益低、发展慢, 需要引导、规范与支持。如何提高仓储企业效益, 提升核心竞争力, 让客户更加满意, 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是仓储企业未来发展关注的重点。

1 仓储企业的盈利模式

不同仓储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经营模式, 发展形式多样化。在不同的经营模式下提供着不同的服务产品, 而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又决定了不同的仓储盈利模式。国外仓储企业的加入竞争, 我国的仓储业也呈现出更多的经营模式, 在以前国内传统的仓储经营模式基础上又出现了仓储地产、质押监管等新型的盈利模式。结合现代仓储业业态划分, 我国现有的仓储盈利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
1.1 仓储职能化服务模式
仓储职能服务主要包括存储和运输, 以及增值服务 (包括配送业务、加工包装、信息服务、保税仓、质押监管融资、报关和货代等) 。从市场环境来看, 传统仓储业正在向现代仓储业转变, 而现代化的仓储就要求仓储企业必须能够充分整合公司现有资源, 并且要不断地向客户提供适当的增值服务, 才能够获得持续更久的竞争力!
①存储类企业。客户类型为中小型制造、零售企业, 业务类型主要是存储服务。其核心服务能力, 是利用信息化的仓储资源, 高效率、低成本提供信息查询及货物查取的能力。
盈利模式:利润=入库量×单价+出库量×单价+增值服务-成本消耗
该类企业一般拥有自己的仓库和相应的装卸搬运设备, 为客户提供进出货的装卸服务和信息服务。随着现代仓储的发展, 该类企业中较多会提供专业加工、配送等增值性业务。这类企业往往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其增值服务可以带来更多的利润。同时, 由于其利润点多, 在竞争的同时, 甚至会降低存储费来吸引客户然后通过附加服务来弥补损失的利润。
②保税仓业务。保税仓业务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特殊形式, 也是仓储业务的一类。深圳福田保税区有众多基于保税业务的仓储公司, 其主要提供保税仓的长租和短租服务, 并附带从事流通加工、包装等增值服务。盈利模式是以仓库库位出租为核心的物流服务项目的收费。基本收费项目是仓租费, 另外还有装车、卸车、并柜/拼箱, 对货品进行贴标、缩模/打板、包装、简单加工 (如分包、重新组合包装、简单装配等) , 以及代客户进行报关、报检等服务项目的收费。主要支出是人工、水电、仓储设施和设备折旧带来的维修维护费用等。
③质押监管融资业务。这类业务是仓储业和金融业的一个共同衍生品。质押监管的出现解决了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因而其主要客户也是中小企业, 但是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银行。仓储企业扮演的角色也就是代替银行监管需要融资客户的质押物或抵押物。
盈利模式:利润=向融资企业收取费用-监管人员的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
质押监管类型已经从过去的静态质押监管发展到动态质押和权力质押。目前, 一些仓储企业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业务模式——统一授信监管模式。主要是仓储企业将部分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 银行给仓储企业批一定的放款额度, 然后由仓储企业直接对中小企业放款。这一类型的优势是仓储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点, 即可以收取利率差所带来的利润, 但是其风险也相应提高, 这要求仓储企业要具有更加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
④报关和货代业务。货运代理和报关行通常没有运输设备, 只是作为一个中介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费率以及报关服务, 从中收取手续费用。目前货代业务合并报关业务在我国部分仓储企业的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这类企业中更多是承担物流中介角色。目前, 我国的货代行业主要作为运输商的代理人或者货物方的代理人, 以此来收取中介费用。
1.2 仓储地产模式
仓储地产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 基本是以普洛斯为代表的仓储地产企业进入中国开始兴起的。普洛斯 (Global Logistic Properties, GLP) 自2003年4月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 总部设在上海。普洛斯企业使命是创建亚洲一流的物流仓储平台, 致力于全球最具活力的制造商、零售商与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普洛斯专注于中国的配送网络, 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带, 比如渤海湾,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达和制造业发达地区。自2004年以来, 普洛斯已经在中国6大港口、6大机场以及内地6个经济开发区、20个城市投资建设物流园 (基地、库区) 。截止2009年1月31日, 公司运营的仓库面积达到186.54万平方米, 还有104.16万平方米的在建仓库。目前进入仓储地产行业的较出名的中国企业包括中储、保利、深圳赤湾石油基地股份公司、上海宇培集团公司等。深圳赤湾石油基地股份公司“深基地”, 以“宝湾物流”为品牌开发仓储地产, 已经成为我国仓储地产业最大的内资企业。作为仓储地产业的民营企业老大——上海宇培集团公司, 近年来已经在上海、芜湖、滁州、苏州等地建成了6个物流园, 总占地面积880亩。
这类企业主要注重仓储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各个地区建立仓库, 然后配备专业的物流设备。其盈利模式如下:①通过将仓库和设备出租给有需求的企业来获得直接收益;②通过仓库租赁后形成的产业集群特征带动地产升值来获得长期收益;③主要是收取物业管理费用。
仓储地产企业一般具备以下特点:具有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所建仓库有明确的目标市场以及较高的物流服务水平。比如普洛斯、中储等都是国内外非常具有规模的大型知名物流企业。
仓储地产可以为承租者提供更低的存储成本, 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其次较高的产业集群特征拉近了承租者和客户之间的距离, 可以进一步吸引客户慕名而来, 从而降低承租者销售产品的成本。
由于仓储地产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所以很多中小仓储企业无法分得这块蛋糕, 但是可以通过与没有仓储经验的而期望分得蛋糕的地产公司合作来进入这一行业。

2 仓储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1 硬件上:资源约束的影响日益增大

长期以来, 仓储企业发展过分依赖于资源要素的投入, 追求规模效益。而如今, 国家实施了更加严格的土地政策, 土地供应相应减少, 土地取得成本大幅提高, 仓储用地很难得到满足。另外, 现代仓储业是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 机械、电气、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等都能在仓储业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国家贷款规模从紧, 导致多数仓储企业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入资金缺乏, 仓储装备与技术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提高。

2.2 软件上:持续创新动力性不足

传统仓储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 受计划经济影响较重, 在经营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欠缺灵活[2]。更为严重的是, 多数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战略认识不清, 缺乏对市场信息的灵敏意识。员工也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差, 市场观念淡薄的问题。多数仓储企业固步自封, 沿用着传统的运作模式, 服务范围局限在存储、装卸、搬运等传统业务上, 形式单一, 附加值低, 造成低端物流资源竞争激烈, 高端物流服务缺乏创新, 持续创新动力性不足, 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3 现代仓储企业的发展方向

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公共仓储企业总数约为1万多家, 竞争相当激烈。仓储企业的路在何方, 值得深思。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蜕变”与“转轨”是当务之急。概括来说, 仓储企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线, 谋求转型, 创新服务, 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其整体盈利能力。

3.1 向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转型

第三方物流是作为生产制造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 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传统仓储具有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物资条件[3], 以优势核心资产即仓储及仓储设施为基础的上下游延伸物流服务, 上游以形成生产资料为主和下游以消费品为主的的供应商与客户之间供应链增值服务, 拓展仓储功能, 以配送中心为载体开展VMI、JIT、零配件与商品的分销配送等业务。

3.2 向电子商务物流业务模式转型

在电子商务时代, 由于新技术改进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方式, 使世界的距离因此缩小。有别于以往的传统储运, 新兴的电子物流已将其服务覆盖面延伸至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以较短周期的运作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传统仓储企业应乘势而上, 尽快地改变原有物流粗放型的管理与运作模式, 向电子商务物流业务模式转型。
构建电子商务平台, 面向国际采购和区域分销配送, 提高仓储信息化管理水平, 利用仓储平台提供电子物流供应链运作服务。仓储管理系统与生产制造企业或货主ERP系统对接, 客户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或专线电话, 查询货物在仓库的库存量以及进出货情况。例如, 深圳腾邦物流有限公司以电子商务为手段, 依托核心特色业务模式——“英国管家式”葡萄酒仓储服务, 为葡萄酒供应链各类成员在网上实现交易、咨询、融资结算等服务。
结合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改造升级, 走“虚实结合”道路。多数专业批发市场辅以个体零担货运, 缺乏货运市场的配套功能。经营者多采取前店后库的营销模式, 管理混乱。现代流通体系将专业批发市场的交易功能逐步电子贸易化, 而采购、分销实体物流功能可与仓储企业结合。仓储企业提供仓储、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增值服务, 提高专业批发市场功能档次, 成为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汇点。

3.3 向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转型

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的事实证明, 供应链金融是仓储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4][5]。当前, 供应链金融里面发展最为成熟, 运作最为规范的是仓储融资。仓储融资指货款方以存货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 存入仓储公司仓库, 并以仓储公司出具的仓单或直接利用存货为质押标的, 从银行取得融资的活动, 仓储公司在质押期间对质押物进行监管, 并承担质押物短少、毁损、灭失的赔偿责任。
仓储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 客户只需出具仓储企业开具的仓单, 就能从银行获得与货值相应比例的贷款, 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例如, 广东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仓储融资业务, 通过与银行、企业的合作, 成功解决了企业, 尤其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 实现“三赢”的良好局面。仓单融资业务分为仓单融资业务和动产融资业务, 其监管形式分为存货监管、在途监管。质押产品主要有: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产品、石油、矿产品、农产品等。

4 结论

仓储业既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第三产业中的独立行业。我国仓储业经历了上千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演绎归纳出现有的盈利模式, 在一定时期代表了市场主流。进入21世纪, 一些国外知名的跨国物流企业纷纷圈地建仓库, 仓储业的竞争愈演愈烈。随着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 以及仓储成本压缩空间的局限性, 现代仓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服务方式, 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