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的探讨

2021-12-27 11:00| 发布者: www.saishen56123.com| 查看:

摘要: 根据我国加入WTO时的有关承诺, 外资企业进入国内物流市场不再受到股权限制, 并开始允许外资企业在货运代理和物流服务领域设立独资子公司, 中国物流市场竞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短兵相接、寸土必争的白热化状态。 ...
根据我国加入WTO时的有关承诺, 外资企业进入国内物流市场不再受到股权限制, 并开始允许外资企业在货运代理和物流服务领域设立独资子公司, 中国物流市场竞争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短兵相接、寸土必争的白热化状态。
在这场竞争中, 仓储业作为物流全过程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近几年, 与物流有关的其他行业比较, 仓储企业的税负重、负债高, 收入利润率与净资产利润率都是偏低的, 远远低于目前一些综合物流、货代、运输甚至装卸企业。因此就需要政府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 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规则来规范仓储业的市场秩序, 建立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迫在眉睫。

一、我国仓储业物流市场现状分析

仓储是物流与供应链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和调控中心, 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现代仓储业在现代服务业中是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方面。据统计, 我国有公共仓储企业1万多家, 2005年全国仓储业的增加值达到517亿元, 同比增长12.7%, 仓储业的增加值在GDP的比重近10年来一直保持在0.3%, 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近10年来保持在0.8-0.7%。虽然总体规模不大, 但显示了仓储业在国民经济中稳定的基础地位。然而, 在仓储业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仓储业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虽然仓储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 仍有很多仓储企业基础设施薄弱, 物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拓展, 潜在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 在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 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拥有104.5人, 仓储业每单位有39.2人, 仅高于装卸搬运企业的32.7人;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 平均每单位占有资产4915.7万元, 仓储企业每单位平均占有资产为2533万元。

2. 仓储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 我国许多仓储企业都建立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 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就整体来看, 我国仓储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在仓储物流所涉及的相关行业部门中缺乏协调性和共享性。

3. 库与库之间的关系缺乏协调, 整体物流实力薄弱

现阶段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就是库与库之间的关系不够协调, 库与库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 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仓储物流知识和理念, 不光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降低了区域整体物流实力, 减弱了竞争力。

4. 建库方式多样化, 仓储行业竞争加剧

5. 体制法规不够完善

体制化和法制化是仓储物流文明的主要标志, 是仓储物流体系高效运作的必要保障。但在我国的仓储业体系中, 相应的体制法规还不够完善, 仓储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 物流企业不能平等的进入市场。同时, 现阶段的一些政策也限制了企业成长。而且有时在进行实地操作时, 繁琐复杂的程序和手续也降低了仓储物流交易业务的效率。还有企业诚信问题, 常常出现仓储管理公司卷货跑了的商业欺诈行为, 由此提出了仓储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要不要从严管理的问题。以及跨区域经营企业登记注册有关法规适用的问题、公司分支机构注册问题等, 这在我国都还不够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管理手册等, 相对来讲也比较缺, 流程性的东西不够标准。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 全国仓储行业的总体经营状况不佳, 不仅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 而且与整个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不相匹配。

二、建立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的意义

根据现代仓储业本身的重要性和产业的本身定位, 仓储业是国民经济里的一个重要产业, 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也是现代物流业的重要部分, 因此规范其市场秩序就显得颇为重要, 建立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具体来讲, 有以下几点:

1.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与规范有序的经济秩序、良好的发展环境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当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 市场监管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对仓储业建立市场准入规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通过对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进行研究制订的基础上, 仓储业物流市场将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律进行组织和管理, 运转效率大大提高, 这将有利于物流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和稳步前进, 从而对整个社会经济做出贡献。

3. 有利于政府更深入地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

通过建立仓储业的物流市场准入规则, 政府部门可以对仓储行业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对进入仓储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一定的限制, 达到整顿、规范物流市场的作用。同时通过宏观规划, 制定相应的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 还有利于政府部门对仓储业以及相关行业进行管理, 组织协调, 使其按一定的市场规律发展。

4. 有利于物流产业的长足稳定发展

建立仓储业的物流市场准入规则, 可以为一些真正有实力的仓储物流企业提供一定的保障措施, 防止仓储市场秩序混乱。仓储业发展了, 对整个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从而维护了整体物流产业的长足稳定发展。

5. 有利于实现仓储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和管理、运作的规范化

从中国仓储业的发展来看, 除了从物流、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外, 还可以发展仓储连锁, 目的是资源共享、扩大规模, 降低成本, 前提是要实现信息化和管理、运作的规范化, 否则代价就大了。因此制订仓储业的物流市场准入规则, 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

三、对建立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的几点建议

近两年, 有关仓储业的市场秩序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在2006年的中国仓储业大会上, 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市场研究中心陈烨副主任在大会上就仓储行业的市场秩序问题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 要解决仓储企业市场的准入问题, 就应该在把握国家政策法律方向的基础上, 还应把握行业发展的特点。要论证和明确仓储业是开放竞争, 主通过市场来调节的行业;还是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行业, 政府是否必须通过准入管理, 调整资本结构, 对产业安全实施有效控制。中国仓储协会也已经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召开过“现代仓储业‘热点问题’座谈会”, 其中不乏对仓储业市场准入规则的探讨, 对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现代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经过仔细推敲和分析, 本文对建立仓储业物流市场准入规则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政府在制定仓储业的物流市场准入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 务必使政策性的引导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因此, 在制定政策前, 要充分调查清楚仓储市场情况, 掌握现阶段的仓储物流需求, 使所制定的仓储物流准入规则能够与仓储物流需求相匹配。
(2) 所制定的准入规则要有长效性。现代社会发展很快, 尤其是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更是以分秒计算, 很多东西很容易就被淘汰, 因此在制定政策前还要进行有效的预测, 对仓储市场的发展前景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分析, 以此作为制定准则的参考依据之一。
(3) 准入规则还要与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相配套。目前我国的仓储企业很多, 但是分布很零散, 因此在制定准则时还要把地方工业和经济发展因素作为考虑要素。如沿海发达城市的准入规则要严格一些, 而西部落后地区的准入规则就要相对宽松一些, 这将有利于各地区协调发展。
(4)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仓储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在制订准则时,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仓储企业作为仓储行业最重要的三方应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 要三管齐下, 各行其职, 上下共同努力, 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譬如行业协会, 就要发挥它自身的桥梁作用和行业作用, 为政府部门制定仓储准入规则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5) 加强准则的推广, 促进仓储业的提升。制定完仓储业的准入制后, 还应加强准则的推广, 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仓储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引导, 行业协会要积极指导, 企业要认真扎实加以落实, 这样传统的仓储业向现代仓储业转化会进一步加快, 促进了仓储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