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业质的变化

2022-01-13 14:01| 发布者: www.saishen56123.com| 查看:

摘要: 从2013年到2017年的5年, 是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5年。这5年, 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仓储业经历了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 主要表现在货源结构发生变化, 大宗生产资料数量减少, 人民生活消费品增加。消费品的多样性, 决定了仓储业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与适应的过 ...
从2013年到2017年的5年, 是我国进行供给侧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5年。这5年, 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仓储业经历了一个相对困难的时期, 主要表现在货源结构发生变化, 大宗生产资料数量减少, 人民生活消费品增加。消费品的多样性, 决定了仓储业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与适应的过程中, 仓储业取得了飞速的扩张和质量的转变。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 我国进行了第一次经济普查, 有关仓储业的数据是:仓储业法人单位10177家, 从业人员39.9万人, 总资产2578亿元。按上世纪90年代的口径, 仓储建筑面积应该在5亿平方米左右。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 这5亿平方米约有60%被拆迁。2013年经济普查数据, 仓储业资产总额为16878亿元, 比2003年增长了5.5倍。2016年仓储业投资6983.5亿元, 增长5.5%, 2017年仓储业投资6855.78亿元, 增速-0.5%。从2008年到2017年, 仓储业累计投资额达40128亿元。据此估算, 新增仓储建筑面积应该在18亿平方米左右。
2013年10月15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了《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规划, 它标志着物流园区将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理性化的发展时期。这个规划把物流园区分为商贸服务、生产服务、运输服务、口岸服务和综合服务5种类型, 但在实践中5种类型的区分并不明显, 综合型偏多。
5年来, 城市的扩张和重新规划对仓储业的影响最大, 不论是正面清单还是负面清单, 仓储业都不受特大城市的欢迎。仓储设施被赶到更远的地区。北京周边的廊坊、固安、武清、保定, 上海周边的嘉兴、太仓出现了仓储带, 减缓了仓储用地的压力, 但增加了运输配送和装卸的成本。
行业地位不断提升。仓储业曾经是被人看不起的行业。但是在经济体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 仓储业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大规模的货物流动, 需要仓储进行集散;市场的充分竞争, 推动库存前移到市场周边;电商的发展, 库存管理成为快速送达的保障;生产的扩大, 需要供应链金融的支持等。2014年9月12日, 国务院发布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4—2020年) 》确定了物流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 仓储业又是物流业的基础。这一年, 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要求仓储业尽快适应电商少批量、多批次、选拣的频率频次加快的要求。各地纷纷设立电商物流园区和物流分拨中心, 据估计, 此类园区约有1000多家。2015年3月2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倡议, 推动了物流的向西拓展。2017年, 中欧班列开行3673列, 海外仓的建设迅速兴起。
行业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土地稀缺地区, 出现许多多层库和立体库。上千座铁路货场被改建为铁路物流中心, 水铁、铁公多式联运设施加快建设。仓库分类更加细化, 大宗原材料、日常消费品、冷链、医药、电商、物流零担分拨、化危等专业仓储设施有效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同时机械化、自动化的存储分拣设备被大规模用于仓储业。自动化仓库的发展带动装卸搬运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服务质量的变化更引人注目, 以物流行业为例:短短几年功夫, 就实现了全程可视化、货物追踪查询、APP终端、付费结算电子化、全自动分拣、3小时送达等服务。仓储业的标准建设也很快速, 有关仓储业管理标准、作业服务标准多达40多个。
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首先是计算机应用更加普遍, 几乎所有的业务管理、企业事务都使用计算机。以WMS为代表的仓储管理系统, 以RFID、条码、二维码为代表的信息采集系统, 以互联网无线通讯为代表的信息传送技术,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分析应用系统等, 大幅度提升了仓储物流的技术含量。智慧仓储在学习、改进、评估、优化、创新、决策、执行等方面, 将引领仓储业发展的方向。其次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化的有效结合, 使物流作业和管理精准化。
5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需求是仓储业发展的原动力, 科技是仓储业发展的翅膀。尽管仓储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 但这个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保障性行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精益化、科学化, 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效益, 而不是大铺摊子、乱铺摊子, 集约节约使用土地, 让仓储业焕发新的活力。